一、机构沿革
南华县科协经中共南华县委、南华县人民政府批准,由教育、卫生、农、林、水、工业等科技人员代表250余人,于1985年5月1日在县招待所四楼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代表会。会议选举产生县科协一届委员会,委员由13人组成。5月2日举行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张正经为科协主席,马仲才为科协副主席,周学章为秘书长。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县科协、科委、农业区划办公室三个单位合署办公各司其职。
1996年11月17日,县科协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暨科技工作表彰大会,大会选出科协委员25人,选举鲍虎为科协主席,王泽宝、黄淑珍(兼)为科协副主席。会议总结回顾了一届代表会以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务。会上还表彰了“八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杨正高等45名;表彰1994、1995年度州政府先后授予的我县12个乡镇“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和县锌品厂等四个企业为“科技工作先进企业”;表彰1995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一等1项,二等2项,三等4项,1996年度一等奖1项,二等2项,三等5项;表彰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1994、1995年度“云南省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各4名。县编委核定科协人员编制3人,与县科委合署办公。
2003年11月21日,召开南华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科技工作表彰大会。大会选出27名委员,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9名科协常委,选举李丕中为科协主席,王泽宝、段志伟(兼)为科协副主席,鲁宗贤为秘书长。会上还表彰了“九五”期间科技工作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49名。期间,县科协人员编制由3人增加到5人,内设机构为科普工作股。2006年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南华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楚政复[2005]36号)和《南华县人民政府新机构改革方案》,县科协与科技局分设,县编委核定科协人员编制8人,内设工作股室二股一室,即:办公室、科普股和协(学)会股。
2008年11月26日,召开南华县科协第四次代表会议。选出科协委员29名,科协常委11名,选举高艳芬为科协主席,许琼英、孔跃德、何永平(兼)、赵兴智(兼)为科协副主席。会上表彰了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5个,其中:科普先进单位10个,农函大办学先进单位5个,学会先进单位1个,科技教育示范先进学校2个,先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7个;先进个人60名,其中:优秀科普工作者15名,农函大优秀辅导教师10名,学会先进工作者2名,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工作者5名,优秀农民专业协会会长14名,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14名。
二、主要工作及重大活动
(一)科普工作
1986—1997年科普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文明生产生活及计划生育知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发放宣传资料18650份。
1997—2003年,以科技“三下乡”、科技常下乡为主线,深入开展“学科学、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依靠科学、战胜非典”,认清“法轮功”危害,《云南科技报》订阅宣传,生物药业,种植业、养殖业,卫生保健、气象、防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等学科领域方方面面,累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3356份。
2000年我县于街心花园40米大街建成科普长廊(橱窗)20座(一座两面)以及红土坡、五顶山、兔街等乡镇建科技宣传专栏各一座。
2003年以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颁布)和《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条例》(2003年3月28日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7月1日起实施)。吸收、组建成立“南华科普工作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启动日、五月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地球日、环境日、“4.26”知识产权日和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等开展广泛的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发放书籍资料285033份,发放科普书刊12352册,现场解答群众咨询21557人(次),展出科普展板567块,展出展品10310件,受益人数达177213人(次)。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普及了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了全民科学素质。
2004年为促进我县野生菌产业的发展和丰富“南华县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的办节内容,县科协编印了《南华美味野生菌》科普宣传书5000册发放给群众。
2008年为适应农民科学素质培训的需要,与农业局、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编印了《南华县新型农民实用技术简明读本》一书。
(二)学会学术工作
协(学)会名录:医药卫生学会、县集邮协会、统计学会、烟草学会、林学会、会计学会、珠算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生态国土农村经济学会联合会、养兔学会、县气功协会、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县野生菌研究会、哲学研究会。
1985—1996年各学会开展学术交流80余次,交流有一定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入选州级刊物15篇,省级刊物7篇,全国刊物1篇。
1986年锌品厂建厂初期,在州工业协会的帮助下,开展企业诊断咨询,引进昆明人才和技术,成功办成了两头在外的化学冶金企业。
1986年科协一届三次全委会就我县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管理、综合配套、发展科技等方面向县委提出20余条建设性建议。
1986年,科协从昭通引进农艺师罗玉清到我县进行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试验,从而推动了我县经济林果的发展。
1986—1989年,县科协会同医药卫生学会,对科技人员进行了两次健康检查,1986年对在县级单位工作的280名科技人员进行健康检查;1989年对全县获得高中级技术职称的198人作了体检,为高中级科技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了客观依据。
1987年以来先后引进金耳人工栽培技术和野生牛肝菌加工技术,培训骨干260多人次,仅1988年收购白牛肝菌156吨,产值830多万元,成为当时全县仅次于烤烟的一大产业。
1988年在州食用菌研究所的帮助下,县科协为开发我县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先后到各乡镇开办六期牛肝菌加工技术培训班。
1988年10月,国土、农村经济学会开始对全县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全面普查,1989年2月形成普查报告。
1989—1993年在省、州的帮助下,参与和承担一街河泥石流治理的咨询、论证,编制治理规划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国家和省级专家评审、通过,并列入国家扶持项目,完成第一批投资140万元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治理了梅子树、长田、一街小河三条小流域。
1989年,县科协在一街河、礼社江沿岸、老高坝等地首次引进种植示范西瓜成功。
1991年,按州科协“对农村各种人才进行全面普查”的要求,对全县乡土人才进行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全县有回乡高中毕业生975人,初中毕业生7812人,复退军人1104人,各种能工巧匠3369人。其中农机驾驶修理513人、机械工87人、铁匠41、铜银匠36人、砖瓦匠28人、篾匠45人、五金修理110人、兽医110人、种植能手770人、养殖能手82人、石匠30人、医生39人、其它291人。
1991年,县科协邀请近百名科技人员召开座谈会,县委主要领导到会认真听取发言,21名科技人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就我县如何依靠科技进步、科教兴县,从科技改革、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的管理、使用、培养等与县委、政府领导进行广泛的交流。
1997—2003年各学会开展学术交流87场,参加人数3620人次,累计上报论文46篇,全国刊物采用2篇,省级刊物7篇,州级刊物16篇。
2006-2010年向州科协推荐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43篇,获奖38篇。
2005年,按照州科协的安排,对全县高级科技人才进行调研,摸清科技人才现状,共有副高以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员28人。
(三)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发展
从1986年开始,在柿子树、古苴、镇境、徐营、河硐、上庄科、二街、斗华、羊草河、梅子树、咀孜、保马垮、芹菜塘、簪花、力苴、龙街、于栖么、小古山等18个村(办)建立科普协会或科技扶贫小组,在部分自然村或生产队建立学会、协会、研究会共35个。截止2011年,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9个,有会员41515人,其中:农协会243个,合作社36个。279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专业类别分为:种植业149个(烤烟、蔬菜、马铃薯等);养殖业31个(畜禽养殖);林果业23个(核桃、柑橘等);用水户47个;其它专业29个(豆制品、建筑、旅游、美食、刺绣等)。目前,全县128个村委会(社区)均有农民专业协会会员。2009、2010年南华高山反季节蔬菜协会、畜禽养殖协会、彝康生态猪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营销、豆制品、核桃产业协会分别开展合作组织先进示范创建;县高山反季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2006年被省科协命名为云南省“百强农技协”;天申堂萝卜种植协会、高山反季节蔬菜协会加入了云南省农技协联合会;云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加入了楚雄州食用菌联合会;有3名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和支持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领导受到州科协的表彰奖励;2010年南华县宏怡野生食用菌产业协会受到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命名表彰。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农函大工作
农函大办学是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分校,乡镇成立辅导站,成立了由县级涉农单位领导、乡镇科协主席组成的农函大工作领导小组,县级确定1—2名工作人员兼职管理农函大工作,辅导教师一聘五年,就地选聘在乡镇农推中心工作的农技人员,乡镇日常办学事务由科协秘书长完成。我县从1992年开始从一年招生2个班91名学员,发展到一年最多开办33个教学班1740名学员,已连续办学二十年;累计结业25个专业,394个教学班,18829名学员,涉及烤烟、蚕桑、养猪、养牛、养禽、苹果、梨树、稻作、玉米、薯类、蔬菜、核桃、兽医、养鱼、茶叶、柑桔、竹类、沼气、养鱼、中草药、养蜂、油料、杨梅、樱桃、剌绣、葡萄25个专业学科;生源主要招收乡镇聘用的合同制干部和在职干部、村组干部、回乡高、初中毕业生、农村主要劳动力。
(五)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八十年代以来,在青少年中普遍开展以物理、化学、科幻、车模、青少年夏令营、学科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1997年以来青少年科技教育主要组织参加全国、省、州的科技创新、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科学绘画、小发明创造、小哥白尼知识竞赛、大手拉小手等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同时开展创建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活动。1998年组织城区4所中小学参观“全省百强县(市)科技兴滇知识”展览,内容涉及生物进化、人与地球、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2001年组织龙川小学参加全州“小哥白尼杯”科普知识竞赛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鼓励奖5名;2002年组织参加18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选送小发明作品两件。2004—2008年上报青少年科幻作文、科幻绘画、科技教师论文、学生小发明实践活动204件(篇),共获省、州奖和鼓励83件(篇)。第2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县有6项作品、1个集体和70名个人获奖。第25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5项、40件作品获奖。第26届云南省青少年创新大赛有13件作品获州级奖励。
(六)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作
1991年,成立南华县农村智力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从州到县、乡镇、村,每年组织骨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02年成立南华县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县科协。五年共投入各类培训经费89.8万元。2008年以来,主要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以村委会为单位,重视远程电化教学、配置设备,不断提升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农村致富函授大学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各种短期科技培训,共同培训180235人(次),达到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
(七)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根据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协等八部委的联发文件和州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晋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南华县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晋工作的意见和办法,成立县、乡(镇)农村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小组,并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1997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共评定农民技术职称2606人。
(八)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2006年3月国务院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2—2006—2020年)》,州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关于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我县由28个部门和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协。县科协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制定《南华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单位联络员工作制度》、《南华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南华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等工作细则,每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分解任务到成员单位。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有关要求,以提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为重点,以农民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技教育、城镇劳动者就业岗前培训、党政干部和公务员提升科学素质培训四个方面为主,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县科协主席为副组长的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也成立了领导小组。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制订相应的工作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要点》,并分解到各成员单位,从2008年开始对各乡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考核,建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基层的全面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初步形成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的联动工作机制。三是保障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下达科普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人均科普经费0.21元)。近五年,累计各种培训64万余人。
(九)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
2007年以来县科协认真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第一批实施龙川镇上庄科村委会、火星村委会张河屯村,雨露乡后甸村委会袁家丫口村,沙桥镇天申堂村委会、石桥河村委会建成 “五个一”示范村。龙川镇灵官村委会大茶树村民小组为省级科普惠农兴村“七个一”工程示范村。第二批实施龙川镇火星村委会上山脚村民小组、平山村委会康家坡村民小组、红土门村委会,五街镇五街村委会“五个一”示范点,在龙川镇灵官村委会灵官村民小组,实施了省科协科普惠农兴村“七个一”示范工程。第三批实施雨露乡雨露、镇模河村委会,龙川镇火星、石门村委会为“五个一”示范工程,龙川镇镇境村为“七个一”示范工程。同时对村示范点科普宣传员颁发聘书。
2006—2010年实施的中国科协以奖代补表彰奖励项目有4个:分别是西部科普能力建设、南华县斯格猪繁育场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南华县高山反季节蔬菜协会、南华县宏怡野生食用菌产业协会、沙桥镇向阳村委会。实施的省级科普项目6个,分别是:农村科普宣传设备购置;新农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补助项目;农村实用技术科普网络建设项目;核桃苗繁育及种植技术项目;省级食用菌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科学养猪技术培训项目。实施州级科普项目2个:分别是平山康家坡村蔬菜种植科普示范项目,科普惠农建设示范点维护项目。实施州级“五个一”项目有13个,其中2007年5个,2008年4个,2009年4个,2010年4个。
三、工作人员名录
(一)历任主席(党支部书记)、专兼职副主席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学历
|
籍贯
|
职务
|
任职起止时间
|
张正经
|
男
|
汉族
|
初中
|
祥云
|
主席
|
1985.—1996.11
|
鲍虎
|
男
|
汉族
|
中专
|
龙川
|
主席
|
1996.—2002.8
|
李丕中
|
男
|
彝族
|
大专
|
马街
|
主席
|
2002.9—2006.2
|
高艳芬
|
女
|
独龙族
|
大学
|
砚山
|
主席
|
2006.2—2010.9
|
鲍学英
|
女
|
彝族
|
大学
|
罗武庄
|
主席
|
2010.9至今
|
马仲才
|
男
|
汉族
|
大学
|
楚雄
|
副主席
|
1985.—1996.11
|
王泽宝
|
男
|
彝族
|
中专
|
天申堂
|
副主席
|
1996.11—2007.7
|
许琼英
|
女
|
白族
|
大学
|
徐营
|
副主席
|
2007.12至今
|
孔跃德
|
男
|
彝族
|
大学
|
罗武庄
|
副主席
|
2006.12—2011.7
|
黄淑珍
|
女
|
汉族
|
大学
|
龙川
|
副主席(兼)
|
1996.11—2003.11
|
段志伟
|
男
|
汉族
|
大学
|
沙桥
|
副主席(兼)
|
2003.11—2008.11
|
何永平
|
男
|
汉族
|
大专
|
徐营
|
副主席(兼)
|
2008.11至今
|
赵兴智
|
男
|
彝族
|
大学
|
沙桥
|
副主席(兼)
|
2008.11至今
|
段兴胜
|
男
|
汉族
|
大学
|
沙桥
|
副主席
|
2011.9至今
|
(二)县科协机关现职工作人员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出生
年月
|
学历
|
参加工作时间
|
职务或岗位
|
鲍学英
|
女
|
彝族
|
1969.12
|
大学
|
1986.7
|
主 席
|
高艳芬
|
女
|
独龙族
|
1962.9.28
|
大学
|
1978.12.1
|
主任科员
|
王泽宝
|
男
|
彝族
|
1957.3.15
|
中专
|
1975.8.1
|
主任科员
|
孔跃德
|
男
|
彝族
|
1970.6.22
|
大学
|
1991.7
|
副主任科员
|
许琼英
|
女
|
白族
|
1974.8.18
|
大学
|
1993.7
|
副主席
|
段兴胜
|
男
|
汉族
|
1973.10.28
|
大学
|
1993.7
|
副主席
|
赵桃菊
|
女
|
汉族
|
1964.11.7
|
大专
|
1984.4.1
|
办公室主任
|
鲁宗贤
|
男
|
彝族
|
1963.7.15
|
大专
|
1984.7.1
|
副主任科员
|
李世美
|
女
|
彝族
|
1978.10.10
|
大学
|
1997.11.1
|
协(学)会股长
|
吕玉玲
|
女
|
汉族
|
1984.5.13
|
大学
|
2006.12.1
|
科普股股长
|
鲁宝海
|
男
|
彝族
|
1982.11
|
中专
|
2007.8
|
合同制驾驶员
|
龙川镇科协:
主席:鲍虎 周卫平 杨玉华 张志洪马仁芳 张问高 朱必兰 张万云
副主席:李福林 代成松 张志洪 周萍 刘智 施应锋 戴维虎
秘书长:陈之昌 何丽 刘玲 李春兰
徐营镇科协:
主席:周瑞岳 王正兴 普文才 段华何爱国
副主席:普文才 何永平 段华 罗玉兴
秘书长:尹臣铭
五顶山乡科协:
主席:马荣山 郭思海 李德枝 许富贵
副主席:罗忠营 王兆松 马正银 董建福
秘书长:罗有德 厦国芳
五街镇科协:
主席:罗思能 罗世昌 罗德顺 鲁海 王兆登
副主席:罗思堂 周开华 陆兵 普雄忠
秘书长:罗思堂 鲁宗信 罗和平 王自周
兔街镇科协:
主席:李郁富 李文华 李美华 米玉书
副主席:张卫学 杨德忠 吴应虹
秘书长:彭国锐 李正枝 李东海
雨露乡科协:
主席:何孔杰 郭兆宝 吕协华周建林 周绍辉
副主席:赵文胜 何桂康 张国昌 张正臣
秘书长:杨兆诚 杨新富 何文碧
一街乡科协:
主席:王琦 鲁明贵 王永先 朱铨章 陈之昌 余海乾 夏忠 段金伟
副主席:张勇 周宗礼 余海乾 王兆登 周建明
秘书长:张勇 周宗礼 欧阳文寿
天申堂乡科协:
主席:罗兆昌 普开任 罗富生
副主席:鲁文先 王自昌
秘书长:紫有和 王自昌
沙桥镇科协:
主席:顾世菊 李荣辉 徐加珍 明军荣 张文辉 鲁应国
副主席:周仕纯 施华林 自二道 罗光文
秘书长:彭仕龙
红土坡镇科协:
主席:刘锡海 彭昌 许荣昌 张王
副主席:许荣昌 何勇 李学明
秘书长:许荣昌 罗宗贵 李先学
马街镇镇科协:
主席:李华昌 李昌 董琦 张举营 夏鹏星
副主席:钱光荣 何永才 李正平
秘书长:何永才 何成荣 罗应德 普绍荣 鲁建兰 谢应军
罗武庄乡科协:
主席:郑绍学 李芝洪 张万瑜 鲁开树
副主席:彭正光 杨芝美 孔跃德 钱文明 罗敬生 杨成山
秘书长:张太华 自华金 张天扬